电化学水处理设备对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,如设备类型、电极材料、污染物种类、电流密度、处理时间等,因此其去除率范围波动较大,一般来说,COD 去除率可达 30%-90% 左右。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情况说明:
- 不同设备类型及工艺:采用电芬顿工艺的电化学处理设备,可无选择地将废水中难降解的有毒有机物降解为二氧化碳、水和矿物质,其 COD 去除率通常能达到 30%-90%。而对于一些采用传统电絮凝工艺的设备,去除率可能相对低一些。有研究表明,在处理造纸废水时,使用铁电极或铝电极,经过 80 分钟的电絮凝处理,TOC(总有机碳)去除率能达到 45% 左右。
- 不同污染物种类:对于一些结构相对简单、易氧化的有机污染物,去除率往往较高。例如,在处理含硫代磷酸酯类物质的农药废水时,在合适的条件下,有机磷转化率可以达到 90% 以上。但如果是处理像多环芳烃等难降解的有机污染物,虽然也能取得较好的效果,但去除率可能会相对低一些。如处理焦化厂生化出水含有的难降解多环芳烃,通过采用合适的电极材料等措施,可以实现较好的矿化效果,但具体去除率会因水质等因素而有所不同。
- 运行参数的影响:电流密度、处理时间等运行参数对去除率影响显著。一般来说,在一定范围内,电流密度增大,处理时间延长,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会提高。比如在电絮凝处理造纸废水的实验中,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大,TOC 去除率随之增加,不过当电流密度增大到一定程度后,去除率的增长就会变得有限,同时能耗会增加。
如果想了解某一具体水质下电化学水处理设备的有机污染物去除率,建议通过实验或参考类似水质的处理案例来获取更准确的数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