旁流综合水处理器是循环水系统(包括冷冻水系统)中常用的水质稳定设备,其核心是通过 “旁流处理”(取系统总循环水量的 2%-5% 进行专项处理后回流)实现高效、节能的水质控制。在循环冷冻水系统中,其应用主要围绕解决系统常见的结垢、腐蚀、微生物滋生及悬浮物污染等问题,具体如下:
一、循环冷冻水系统的核心痛点
循环冷冻水系统(如中央空调冷冻水、工业冷冻机组)的水温通常在 7-12℃,水流速较慢,且需长期密闭循环,易出现以下问题:
- 结垢风险:补充水带入的钙、镁离子,或系统泄漏引入的杂质,在换热器表面浓缩后可能形成水垢(尽管水温低,但若水质硬度高或蒸发浓缩,仍可能结垢),导致传热效率下降、能耗升高。
- 腐蚀问题:水中溶解氧、微生物代谢产物(如有机酸)会加速管道(碳钢、铜材等)腐蚀,产生铁锈、铜绿等腐蚀产物,进一步堵塞管路。
- 微生物滋生:低温环境适合军团菌、藻类、真菌等微生物繁殖,形成生物粘泥,附着在换热器表面阻碍传热,甚至引发健康风险(如军团病)。
- 悬浮物污染:系统补水或管道锈蚀会带入泥沙、胶体等悬浮物,长期积累会堵塞过滤器或换热器流道。
二、旁流综合水处理器的核心功能与应用机制
旁流综合水处理器通常整合了过滤、防垢除垢、杀菌灭藻、防腐等多功能,针对冷冻水系统痛点精准处理:
1. 过滤净化:去除悬浮物,防止堵塞
处理器内置高精度过滤组件(如不锈钢滤网、叠片过滤器等),通过旁流管路截留水中的泥沙、腐蚀产物、生物粘泥等悬浮物(粒径通常可控制在 5-50μm),避免其进入换热器流道造成堵塞。
- 优势:相比全流量过滤,旁流过滤仅处理部分水流,能耗低(无需承受系统全压),且可通过自动反冲洗(定时或差压控制)减少人工维护。
2. 防垢除垢:抑制水垢生成,剥离老垢
通过物理或化学辅助方式破坏水垢形成条件:
- 物理法:主流技术为 “高频电磁场” 或 “超声波”—— 水分子在高频作用下极性增强,使钙、镁离子难以结合形成硬垢(更易形成松散的软垢,随水流被过滤去除);同时,电磁场可使已有老垢的晶体结构破坏,逐步剥离脱落。
- 适配性:冷冻水水温低,化学药剂(如阻垢剂)溶解度下降,物理法更高效且无二次污染(避免药剂残留影响水质)。
3. 杀菌灭藻:控制微生物,预防生物污染
针对冷冻水易滋生军团菌等问题,处理器通常集成紫外线杀菌、电解杀菌或臭氧协同技术:
- 紫外线:通过 254nm 波长紫外线破坏微生物 DNA,高效杀灭细菌、病毒(包括军团菌),无化学残留。
- 电解杀菌:通过电极电解产生次氯酸、羟基自由基等强氧化物质,持续杀灭微生物并抑制生物粘泥生成。
- 优势:避免传统氯系药剂在低温下杀菌效率下降、且易与管道反应生成腐蚀产物的问题。
4. 防腐保护:延缓管道与设备腐蚀
通过多重机制减少腐蚀:
- 去除悬浮物和生物粘泥,避免其附着在金属表面形成 “差异腐蚀电池”;
- 物理场(如电磁场)可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(氧化膜或极化膜),阻碍氧和腐蚀性离子与金属接触;
- 降低微生物代谢产生的有机酸浓度,减少化学腐蚀。
三、在循环冷冻水中的应用优势
- 节能高效:旁流处理仅需系统 2%-5% 的流量,能耗远低于全流量处理设备;同时,减少结垢和堵塞可降低换热器热阻,使冷冻机组 COP(能效比)提升 5%-15%。
- 减少化学药剂依赖:以物理法为主,降低阻垢剂、杀菌剂的用量(甚至完全替代),避免药剂对系统材质的腐蚀及排放污染,符合环保要求。
- 延长设备寿命:减少结垢、腐蚀和堵塞,可延长管道、换热器、水泵等设备的使用寿命(通常延长 3-5 年),降低更换成本。
- 维护简便:自动反冲洗、智能控制(如 PLC 联动系统),减少人工巡检和清洗频率(传统系统需每 3-6 个月酸洗一次,使用处理器后可延长至 1-2 年)。
四、应用注意事项
- 旁流量设计:需根据系统总循环水量、水质污染程度(如悬浮物浓度、硬度)确定旁流量(通常取 2%-5%),过小则处理不彻底,过大则能耗升高。
- 与系统匹配:需根据冷冻水系统压力(通常 0.3-1.0MPa)、水温(避免低于 5℃影响部分组件寿命)、材质(如铜质换热器需避免强氧化杀菌方式过度使用)选择适配型号。
- 定期维护:过滤组件需定期检查(反冲洗是否正常),杀菌模块(如紫外线灯管)需按寿命更换(通常 8000-10000 小时),确保处理效果。
总结
旁流综合水处理器通过 “多功能一体化 + 旁流节能” 模式,有效解决循环冷冻水系统的结垢、腐蚀、微生物污染等问题,尤其适合对环保要求高、维护成本敏感的场景(如大型中央空调、精密工业冷冻系统),是实现系统长期稳定、高效运行的关键设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