加热器中是否使用电子除垢仪,取决于其工作介质、水质条件及防垢需求。在以水为介质的加热器中,电子除垢仪是常见的防垢设备,尤其在水质较硬(高钙镁离子含量)的场景中应用广泛,以下从技术逻辑和应用场景展开分析:
一、电子除垢仪的核心作用与加热器的结垢问题
电子除垢仪通过高频电磁场或脉冲电磁场作用于水流,改变水中钙、镁离子的结晶特性 —— 使原本易附着在设备表面的坚硬水垢(方解石)转化为松散的絮状晶体(文石),随水流排出,从而减少水垢在加热元件表面的沉积。
加热器(如电加热管、换热盘管、蒸汽加热器等)的核心问题是:水温升高会加速水中钙、镁离子的析出,水垢一旦附着在加热面(如加热管外壁、换热翅片),会导致:
- 传热效率下降(水垢导热系数仅为金属的 1/10~1/50),增加能耗;
- 局部过热(加热管被水垢包裹,热量无法传递),可能引发设备烧毁或爆管;
- 维护周期缩短,需频繁酸洗或机械除垢,增加成本。
因此,对于以水为介质的加热器,防垢是保障其高效运行的关键,而电子除垢仪是物理防垢的主流方案之一。
二、加热器中电子除垢仪的典型应用场景
1. 工业循环水加热器
- 如化工、冶金、电力行业的循环水系统中,加热器(如水 - 水换热器、蒸汽加热器)需持续加热循环水,水质硬度普遍较高(尤其是地下水或未软化处理的自来水)。
- 电子除垢仪通常串联在加热器的进水管道上(距离加热器 1~2 米处),对进入加热器的水流预处理,预防水垢在换热面形成。
2. 民用 / 商用热水器
- 容积式电热水器、燃气热水器的加热棒(管)直接与水接触,长期使用易结垢导致加热效率下降、漏电风险增加。
- 部分高端型号会内置小型电子除垢模块(如高频脉冲装置),或支持外接电子除垢仪,减少加热棒上的水垢堆积。
3. 空调系统加热器
- 空调水系统中的空气加热器、板式换热器(制热工况),若循环水未软化,换热片易结垢堵塞。
- 电子除垢仪常与系统过滤器配合使用,安装在加热器前端,降低水垢对换热效率的影响。
4. 特殊水质场景
- 当水源为地下水、井水(高硬度)或工业废水(含高矿物质)时,即使是非循环系统的加热器(如一次性加热的管道加热器),也可能因短期使用形成水垢,此时电子除垢仪可作为低成本防垢方案。
三、不适用的场景与替代方案
并非所有加热器都需要电子除垢仪,以下情况通常不适用:
- 非水介质加热器:如加热油、导热油、气体的加热器(无钙镁离子,不结水垢),无需除垢设备。
- 已做深度软化处理的系统:若进水已通过离子交换树脂、反渗透(RO)等方法深度软化(硬度≤0.03mmol/L),水垢风险极低,无需额外使用电子除垢仪。
- 瞬时加热设备:如即热式电热水器(水流速快、加热时间短,水垢难以附着),通常无需除垢仪。
四、使用电子除垢仪的注意事项
- 安装位置:需串联在加热器进水端,确保水流完全经过电磁场作用区域,且与加热器保持一定距离(避免加热器的金属外壳干扰磁场)。
- 匹配参数:根据加热器的流量、管道直径选择对应功率的除垢仪(如 DN50 管道对应 200W 功率,DN100 对应 500W),流量过大易导致处理不充分。
- 效果局限性:对极端高硬度水(总硬度>10mmol/L),电子除垢仪需配合定期排污或辅助化学处理(如添加阻垢剂),单独使用效果有限。
总结
以水为介质的加热器(尤其是高硬度水质场景)中,电子除垢仪是常用的防垢设备,其核心价值是通过物理方式减少水垢生成,降低能耗和维护成本。但需根据水质、流量及加热器类型合理选型,必要时与其他防垢方法结合使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