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暖通空调、给排水、工业循环等流体系统中,集水器、分水器、分集水器(集分水器)是实现介质分配与汇集的核心设备,其功能直接影响系统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。以下从定义、结构、功能、应用及区别等方面详细介绍:
一、基础定义
- 分水器(Distribution Manifold):将一路进水(主管道流体) 均匀分配到多路支路的装置,确保各支路获得所需流量。
- 集水器(Collection Manifold):将多路支路回流的流体汇集到一路主管道的装置,便于介质统一回收或循环。
- 分集水器 / 集分水器(Combined Manifold):将分水器和集水器集成一体的设备(通常平行设置),同时实现 “分配” 和 “汇集” 功能,是小型系统的常用形式。
二、结构组成
无论单独或集成,核心结构类似,包括:
- 主管:连接系统主管道(分水器接进水主管,集水器接回水主管),材质需匹配介质(如铜、不锈钢、PPR 等)。
- 支管接口:根据支路数量设置(通常 2-12 路,可定制),连接各支路管道,接口形式多为螺纹(DN15-DN25)或法兰(大口径)。
-
控制附件:
- 支路阀门(球阀 / 闸阀 / 调节阀):调节单路流量,实现关断或分室控温。
- 排气阀(自动 / 手动):排除系统内空气(避免气堵、腐蚀)。
- 排污阀:定期排出管道杂质(如铁锈、泥沙)。
- 压力表 / 温度计:监测系统压力和介质温度,保障安全运行。
三、核心功能
-
分水器:
- 均匀分配介质(热水、冷水、防冻液等)到各支路,避免因支路阻力差异导致的流量不均。
- 通过支路阀门调节单路流量,满足不同区域的负荷需求(如地暖中不同房间的温度控制)。
-
集水器:
- 汇集各支路回流介质,降低系统阻力(避免多路直接接入主管道的紊乱)。
- 便于集中处理(如排污、排气),简化系统维护。
-
分集水器 / 集分水器:
- 整合 “分配 + 汇集” 功能,减少管道连接点,节省安装空间。
- 统一控制和监测系统,提升操作便捷性(如集中调节、故障排查)。
四、应用场景
-
供暖系统:
- 地暖系统:分水器将锅炉 / 壁挂炉的热水分配到各房间地暖盘管,集水器汇集冷却后的回水送回热源。
- 暖气片系统:分配热水到各组暖气片,再汇集回水。
-
空调水系统:
- 分配冷冻水(夏季)或热水(冬季)到风机盘管、风柜等末端设备,再汇集回流至冷水机组 / 锅炉。
-
工业循环系统:
- 如化工、冶金行业的冷却水管网,分配冷却水到各设备,再汇集回收至冷却塔。
-
水处理系统:
- 分配原水到多路过滤 / 软化设备,汇集处理后的净水。
五、材质选择
根据介质性质(温度、压力、腐蚀性)选择:
- 铜质:耐腐蚀、导热性好,适合中低温热水系统(如地暖,工作温度≤95℃),成本较高。
- 不锈钢(304/316):耐温(≤150℃)、强度高,适合高温或轻度腐蚀性介质(如工业循环水)。
- PPR/PE:成本低、耐锈蚀,适合冷水或低温热水系统(≤60℃),但耐压性较差。
- 铸铁:成本低、耐压性强,但重量大、易生锈,多用于大型工业系统(需防腐处理)。
六、区别与联系
设备 | 核心功能 | 结构特点 | 适用场景 |
---|---|---|---|
分水器 | 单路→多路分配 | 仅进水主管 + 支路 | 需单独设置集水器的大型系统 |
集水器 | 多路→单路汇集 | 仅回水主管 + 支路 | 与分水器配对使用 |
分集水器 | 分配 + 汇集(集成) | 分水 + 集水主管平行设置 | 小型系统(如住宅地暖、空调) |
总结
集水器和分水器是 “分工协作” 的独立设备,而分集水器是二者的集成体,核心作用均为优化流体分配与汇集,确保系统高效、稳定运行。选型时需根据系统规模、介质特性及安装空间综合判断。